【第1篇】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好日子,我氣宇軒昂地向階梯教室出發。
在階梯教室上了一節課,我知道了植樹節的由來,是因為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他提倡人們植樹造林。解放前,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于北平,1929年移靈柩于南京紫金山,1930年國民黨政府曾定3月12日為植樹節。非洲坦桑尼亞還有“添丁種樹”的習俗:誰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盤埋在門外的土地里,并在那里種上一棵樹,表示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在日本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輛汽車,必須植一棵樹。這是因為,每輛汽車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氫(Tanqin)化合物,還要發出噪音,而樹木則是天然的“消毒員”和“除音器”,所以必須種樹。
在走之前,要先澆樹。我們班澆的是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樹。同學們到五年級洗手臺那里秩序井然地裝水。我沒帶桶,只好在旁邊看。“看我的!”說著,王翰成把半盆水灑向松樹。結果水灑了一地,在樹上的卻沒多少。“呀!”蔡正健大叫,把一瓢水往自己頭上一倒,笑得我們人仰馬翻……
澆完了樹,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目的地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這里一點兒也沒變,就是地上多了些垃圾。木頭做的木凳后,是一片堅韌不拔的竹林。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亭子。
雖然這次活動不是我想的那樣,但依然很有趣!
【第2篇】
今天是3月12日,植樹節,正巧周六,也是我們參加學校萬里行活動的時間。因此,這次萬里行的主題就命名為《我與小樹同成長》。
老師在活動前為我們講解了植樹節的由來。原來,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這些知識都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因為萬里行,讓我學到了更多。100字日記 www.qjifmaj.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既然是植樹節,主角當然離不開樹木啦。聽完老師的講解,我們就在各自帶隊老師的安排下,拿著自己帶來的小盆小桶,去給那些新栽的小樹澆水。看著那些嬌嫩的樹苗,我小心翼翼的用手給樹根培培土,又慢慢的將水倒在樹根下。在我的呵護下,這些小樹苗似乎頓時來了精神,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晃著枝干,似乎在對我說:“我喝飽啦,我喝飽啦,謝謝你對我的照顧。”這些小樹苗一定會跟我們一樣茁壯成長的,想到這,我還開心啊。
照顧完校園的樹,我們又出發來到了洪澤湖邊。在這萬物復蘇的季節,湖邊的大堤給人生機勃勃之感。柳樹已經抽出了嫩芽,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晃著身姿,這真是楊柳春風呀!更讓人驚艷的是梅園的梅花。細細觀察,原來有這么多品種,朱砂梅、綠萼梅、白梅……
有些字可是得請教老師才知道的呢。看看,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
老師宣布,我們可以自由活動。哇,這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我和幾個好友一起,拿出各自帶來的美食,相互分享。今天請大家嘗了媽媽早晨起來為我準備的壽司,她們都說好吃,我非常開心。原來懂得分享,真的會有更多的快樂哦。
快樂總是短暫的,又到了結束愉快之旅的時間了。這次的萬里行,我的收獲可真多呀,既知道了植樹造林的意義,還尋找到了更多春天的蹤跡。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