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中,有書的天空是晴朗的,因為有了那些情感豐富的文字和標點符號,我的心情豁然開朗。
我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是從二年級開始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電視上知道了有一部作品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聽著對它的種種介紹,我忍不住想找來看看,去證實是不是真的如電視里所說的那樣。過了幾天,我還真從家里找到了一本媽媽以前看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媽媽讓我長大后再去看,正欲收走,卻被我一把搶過來。
我最早接觸的書是父母給我買的歷史書,以人物傳記居多,整本整本的英雄事跡,免不了讓我羨慕,也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而其實我在剛扔掉《幼兒畫報》的時候,不對歷史感興趣,只覺得它太枯燥了,沒新意。但現在不同以往,以前是爸爸把歷史書硬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就睡著,好似成為治療我睡不著的妙方。現在卻截然不同,變成了我從父母手里去搶歷史書了。
我11歲一過,即覺得光有歷史不夠,該添點新口味。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住滿了書籍的大書店里結識了我現在每天必須聚一次的皮皮魯。哪天不聚,我心里仿佛就感覺缺了點什么。細細拜讀鄭淵潔的作品,學學他的文字排列順序,讓我在作文上大有長進。不過,鄭淵潔的作品在描寫方面較少,我經常用其它一些注重描寫的文學作品來補充我在描寫方面的不足。
當然,書的天空不一定都是晴朗的,就如曹文軒的文章,他令“天空”時而陰云密布,時而細雨綿綿。我閱讀時也經常隨著里面的情節樂而樂、悲而悲。他的描寫手法很細膩,以至于我一開始以為他是女作家。
法國人可是說過,漢字具有宇宙精神。靠近源頭,接近自然,立于其旁……你們看,老外都這樣說,我們為何不多多欣賞由那么多宇宙精神匯聚成的書呢?何樂而不為呢?100字日記 www.qjifmaj.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爾小生,宜思早。如果我們把閱讀當“悅”讀,多好!
本文語音版: